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百老汇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中国瓷都德化网  百老汇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商城  网兴网络
百老汇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百老汇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频道
百老汇网站4001 企业 产品 供应 hth359华体会 hth.华体育官方入口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40001百老汇官网电子游戏入口  名家名瓷 论坛
频道首页 历史文化 名家名瓷 最新动态 德 化 窑 名瓷展会 德化瓷誉
瓷博物馆 陶瓷邮票 陶瓷著作 陶瓷教育 陶瓷旅游 收藏鉴赏 德化概况
历代陶艺名家:
苏学金 何朝宗 颜俊高
何朝宗
现代陶艺名家:
杨剑民 于仰贤 陈仁海
陆斌 何炳钦 田鸿喜
曹春生 陈敏 郭国基
百老汇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企业
 

发布:2007-8-9 10:34:52  来源: 《百老汇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志》 [字体: ]

  历史上,德化县烧制陶瓷的窑火几乎遍及境内所有乡村。其中泗滨、瑶台、隆泰、丁墘、高阳号称五大窑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浔中、三班、霞碧、盖德、雷峰、南埕、水口、佛岭、赤水、美湖、大铭、双翰、上涌、葛坑、溪阳等地先后创办陶瓷厂。

  20世纪80年代后,百老汇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业呈规模化、专业化趋势,并逐渐向城关及周边乡镇集中。至2001年,龙浔镇形成宝美、丁增、丁溪村规模化陶瓷产区,全镇陶瓷总产值23.86亿元,其中宝美村14.4亿元;浔中镇也形成浔中村规模化陶瓷产区,并开发土坂、世科、乐陶工业区,全镇陶瓷企业总产值7.68亿元,其中浔中村4.1亿元;三班镇陶瓷业也迅速发展,总产值5.9亿元,其中泗滨村1.8亿元。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又具特色的有泗滨、宝美、乐陶、后所、浔中、丁墘等6个村。

  泗滨村

  一、沿革

  泗滨村是德化县陶瓷业有文字记载较早的地方。《龙浔泗滨颜氏族谱》载:“唐国子博士颜化綵,讳纹,生唐咸通五年(864年),卒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著《陶业法》,绘《梅岭图》,俾后人谋建其所传习工艺。”

  唐代,泗滨多姓居住,并烧制陶瓷。颜芳第七子颜仁郁“东家西家地碓声”的诗句,就是描写当时加工瓷土的场面。

  唐至叫初,泗滨村民沿上寮、尾林、大垅口、内坂一带依溪建碓,加工淘澄瓷泥,依山建窑烧瓷,一直延续到明景泰、天顺年间(1450~1464年),才由颜芳16世孙颜俊高(1425~1485年)带族人依先祖颜化綵所绘《梅岭图》开发梅岭窑场(俗称南岭窑),后窑火通红500余年。1954年,成立三班第一瓷器生产供销合作社,1956年,改名三班瓷器生产合作社,窑场均在南岭。1961年,成立三班人民公社,瓷器生产合作社归属为三班公社企业,改名为三班公社瓷厂。同年,还创办泗滨瓷厂。1964年,除南岭窑场仍继续生产外,还先后在泗滨枫格建3座龙窑。1970年,批判“重瓷轻农”,瓷业被迫停产。1972年,恢复陶瓷生产,因南岭窑已废,三班公社瓷厂迁址泗滨枫格,至1998年10月改制。


  1982年,颜团成等创办紫砂生产企业,1988年成立紫砂行业协会,有67户参加;1993年又兴办红陶生产企业,个体、股份、联合等经营形式并驾齐驱。


  二、窑场

  泗滨古代窑场均沿上寮溪两岸而建,已发现的有大垄口窑甲址、乙址和尾林窑甲址等宋元古窑址。
  
  至明景泰、天顺间,颜俊高领族民依先祖流传的《梅岭图》兴建梅岭窑场,位于泗滨村北侧,坐北朝南,约有数百亩,依山傍水,远离民居,利于设碓加工瓷土,淘澄瓷泥,又利于依坡建窑烧成,是辟建规模窖场理想之地。水碓沿溪而建,窑炉工棚依山而筑,从近地的白泥岐采掘瓷土,建有瓷土加工、制坯成型,入窑烧成、彩画烤花到仓储发运等成套设施。清康熙、乾隆年间,有工场作坊100多间、龙窑30多座烧制陶瓷。新中国成立后仍有24座龙窑正常生产,主要产品为碗碟等日用瓷,生产工人多数为泗滨村民,规模位居全县前列。


  改革开放以后,泗滨瓷民抓住时机,发挥其技术优势,纷纷开办陶瓷企业。至2001年底,较大规模的企业有新盛瓷厂、新裕瓷厂、康盛陶瓷厂、宏发瓷厂、永顺瓷厂、三星瓷厂等,还有多家紫砂、红壤陶作坊。颜清冷、颜锦杰、颜长硕、颜俊卿、颜钦辉、颜志达、颜宝敬、颜发钧等到德化城区创办陶瓷公司或陶瓷配套企业。泗滨村民在本村内和县内兴办的大小规模陶瓷企业达160多家,其中三班瓷厂于1998年10月改制后,由颜真革等4人集资购买,更名为福建省德化真泰尔陶瓷有限公司。


  三、产品

  朱元明时代,泗滨以生产白瓷为主,部分白瓷以彩画装饰。清代生产青花瓷,产品多为碗、杯、盘、壶等日用瓷。颜英专精心研究,将粗陶加工为釉陶,白瓷加工为彩瓷,大大提高产品价值。颜明远善于制作陶瓷,专门研究绘画,诗、画、草、篆名噪一时。并向他人传授彩画和装饰设计技术。陶瓷产品呈现较高的艺术水平。经营家颜嘉猷等在泉州经商时,利用蔡牵船队,多次满载瓷器,扬帆出海,销售香港、台湾,直至安南等地。

  长期以来,泗滨以烧制碗、碟和茶具、酒具等日用瓷为主。1987年,生产日用瓷1554.3万件,其中出口瓷316.3万件,远销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伊拉克等国家。画面有山水、花鸟、竹梅、兰菊等,配金线、锦边,有手工彩画,也有贴花纸、橡皮刮花贴花、喷花加手画、印花加手画和高压喷漆等工艺。

  紫砂产品主要有各式茶壶、茶杯、茶盘、小动物、小人物等日用瓷、玩具和小摆设品。康盛陶瓷厂于2001年成功烧制日本来样的紫砂酒瓮。

  红陶产品低温烧成,废弃后易风化。为环保陶,一次素烧,外施各色水泥漆料。产品有烛台类、风灯类、花科类、动物类、人物类以及供西洋圣诞节、情人节等点烛、摆设果品及场所装饰之用,大多为一次性用品,销量大,市场广。红陶产晶生产是泗滨及邻村新兴的陶类产业,原生产紫砂的作坊、厂家多数转向生产红陶。
2000年后,泗滨村的陶瓷厂家成功研制高白餐具、高白自动关闭茶具、高压注浆汤匙和瓷箫等名优产品。


  真泰尔陶瓷公司生产有高档中西式系列日用瓷、系列日本料理餐具等。


  四、从业人员

  唐代,河南颜芳(787~860年)至泗滨,被金员外聘为西宾(为期3年),后卜居泗滨,其后代以烧制陶瓷为业。明代,开发梅岭窑场,“千余丁仰给裕卡斯”,颜氏族人靠梅岭窑场制陶瓷为生。清康熙、乾隆年间,有30多座龙窑烧瓷,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除老人小孩外,所有劳力几乎全部进入梅岭窑场制瓷。1952年,县工商科从梅岭窑场挑选颜清凤等30多名熟练瓷工为德化瓷厂工人。1953年,县供销合作总社组织以颜心镭、颜春信为组长的两个瓷器生产互助组,共40多瓷户参加。1954年下半年,实行手工业合作化,南岭窑场组建三班第一瓷器生产供销合作社,两个瓷器生产互助组同时并人,参加者178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2%。


  1956年,瓷业社改名“三班瓷器生产合作社”,属县手工业联合社管理。瓷业社员426人,连同家属计900余人。


  1970年,南岭窑停产,红旗瓷厂接收颜启浪等泗滨瓷工21人。1972年下半年,三班瓷厂恢复生产,定员300人,其中泗滨大队240人,其他大队60人。1977年泗滨大队于南岭复办泗滨瓷厂,从业人数250人,另受聘外地30多人。1987年,全村有国营、集体瓷厂职工达700余人。至2001年全村从事瓷业人数达1000多人,全村80%以上的成年人从业陶瓷。

  五、居民生活

  泗滨颜氏族人历代靠瓷业为生,靠瓷业发家致富。清康熙年间有颜佐,自幼业瓷,经销致富,广置田业,建官坝土堡1座,以及潭头桥、塔岭雨亭、石塔等。其子颜诏亦业瓷致富,于上寮建双美堂。乾隆、嘉庆年间,颜明远业瓷善画,建“明远斋”,遗香后人。颜嘉猷,贸易陶瓷,一跃成为巨富,建华丽楼阁亭台。县官见之叹口:“宁做颜君,不坐县堂。”道光年间有颜桂堂,业瓷致富,建梅岭窑石桥,便利窑工来往,又建梅岭楼,供窑工休息。同治年间有颜晴川,恩榜出身,中年营瓷,获利颇厚。宣统初年,创办兴文小学,自任校长,课读学子。光绪年间,有颜孝洙,经营彩瓷。民国9年(1920年),于德新街办“益源”瓷彩铺。抗日战争胜利后,鼎建“洙楼”(于1954年转让给三班第一瓷器生产供销合作社为社址),修建泗滨小学校舍,并于通往县城的高步岭设奉茶站。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泗滨瓷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兴办各种形式的陶瓷企业。到2001年,全村3300多人,陶瓷总产值1.8亿元,居民生活大为改善,大多数人有电话、电视机,旧瓦屋换上新楼房,摩托车遍及瓷民家庭,有的陶瓷企业家购置了豪华小轿车,村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4001老百汇游戏网址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www.kpg001.com 联系地址:福建百老汇官网在线登录入口 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 陶瓷供应业务QQ:56731988
Baidu
map